“肉香不怕巷子深”
哈尔滨道外有许多老店都深藏在胡同、小巷内,
慕名而来的人简直是趋之若鹜。
这些苍蝇馆儿里的食物真的有那么好吃吗?
小编认为许多人开车排队来这儿吃,
吃的不是饭菜的味道,更多的是吃一种情怀.....
富强大骨棒,
改革开放之后松光电影院胡同里最早的个体饭店,
属于八十年代老道外兴起的名小吃之一。
看这怀旧的老楼,
好想穿越到那个年代,
和心爱的人骑着自行车,
到这儿看一场浪漫的电影。
这儿吃饭的人多半都是慕名而来,
刚往胡同里走就听到有人在问:“富强骨棒在哪?”
破旧的二层老楼里面坐的全是人,
不过来这儿吃饭的大都是流水客,
不用几分钟就可以落座了。
富强只有七道菜,
但都是哈尔滨的特色菜,
分别是
酱大骨棒、酱肥肠、酱猪脑、红烧肉、
肉汤干豆腐、雪里蕻炖豆腐、油焖尖椒。
可以称得上是哈尔滨骨棒店里的大神,
秒杀所有骨棒馆!
新颜旧貌
年,创始人姚长生、宋彩云夫妇为了改善生活,在北四道街自家的小房子里开起了小吃店,主卖馄饨,后来慢慢发现做馄饨要用猪骨头吊老汤,看着吊老汤剩下的猪棒骨,老姚和妻子商量,干脆做大骨棒卖吧。
在咱哈尔滨人早些年的习惯中,肉菜是请客少不了的“硬菜儿”,招待客人可以没有鱼,但不能缺了肉。在肉类菜中,爱咸的哈尔滨人,尤喜爱酱骨棒与酱骨架。这样,老姚两口子正式开起了骨棒店。而且为了能尽快富起来,起名为富强大骨棒。
新颜旧貌
姚长生、宋彩云这对老夫妻近三十年如一日,相濡以沫的一直相守经营着这家店。几乎每一天店里都是食客盈门,早先少掌柜姚崇在店前招呼客人、老掌柜姚长生,下单、收钱全靠老爷子一个人照应。母亲宋彩云则坐镇后厨。当然,这几年情况有所改变,因为改造拆迁,搬进了新址,门面风格没怎么改变,但店里已经装修一新。
老店旧貌
每一天都有不少人来到这里,不止哈尔滨本地人,全国各地乃至外国的游客,也慕名而来。每天光大骨棒至少都会卖出去近两百斤,连红烧肉都能卖出去一百斤,足见大家对他的喜欢。
大骨棒
富强大骨棒没有放太多调味的料,三十年一直沿袭下来的方子,大骨头棒子大到让你吃惊!
骨棒上面的肉贼拉多,有肥有瘦,戴着塑料手套拿一块大骨棒开啃,瘦肉吃在嘴里很烂糊,有嚼劲儿。再咬一口肥肉,浓郁的酱香、咸香中微带点甜的口味,真心有种被香疯了的赶脚!
一定不要忘了嘬骨头里面的骨髓,吃骨棒的时候,精髓都在骨棒的骨髓里,像喝果汁一样用吸管嘬一口骨髓,细嫩滑爽的骨髓,其鲜美的味道瞬间在口腔中炸开,令人无法拒绝。
红烧肉
由于老板娘的母亲是上海人,所以她做的红烧肉继承了上海本帮菜浓油赤酱的特点,味道上又结合了哈尔滨的特点。烂而不碎还有嚼头,块大肉香还不腻人,口感略咸但十分下饭。
火候掌握的刚刚好的红烧肉,一口咬下去,肥腻适中的鲜肉在舌尖滑动,咸香中还甘的微妙味道,让人难以拒绝,再来上一碗晶莹玉润的东北大米饭,来上点汤汁,再挑食的人也被这种美味给征服。
雪里蕻炖豆腐
雪里蕻炖豆腐也是来富强大骨棒不能不品尝的美味。姚老先生说,这道菜如果做不好的话,汤喝起来就会有泔水味儿。但在如姚老先生这样的好手手里,这道特色汤变得分外鲜美。
虽然这道菜是咱东北的名菜,但现在很多饭店都不敢尝试做这道菜,想在哈尔滨吃到正宗又美味的雪里蕻炖豆腐十分不易。
汤每天都提前炖好,然后放豆腐和清洗过后的雪里蕻,当有人点这道菜的时候,再炝锅倒进半成品加热。滑嫩的豆腐,鲜脆的雪里蕻,在一锅鲜汤调和下,不仅暖人心脾,还分外鲜美。
肉汁干豆腐卷
肉汁干豆腐卷菜如其名,吃起来肉香味十足,没有干豆腐本身的豆类腥味。减肥食客不想吃肉又离不开肉的点上一盘这个,简直太解馋了。
风味酱肥肠
肥肠要是做不好吃起来会很油腻。它家的酱肥肠吃起来既烂又有嚼劲,处理的干干净净的肥肠,酱后不浓不烈不腻,遇上如此好菜,当浮上一大白!
虽然说富强大骨棒多是家常菜,但三十几年的不断钻研,不断磨砺技术,更重要的是用心制作美食,让这些家常味,变得不寻常。这些用心制作的美食,吸引无数食客,不断为哈尔滨的美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富强大骨棒